找到相关内容161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禅宗研究论著汇要(2)

    按《起信》说法,离念就恢复到本觉,因此,离念就是主要的一环,离念后,心境广大无限,“等虚空法界一相,即如来法身”。可见所谓彰体,就是恢复到“离念之本觉”。其余四种方便,则是讲用的,这也显示神秀一系关于...定是非论》),是要求顿时见到佛性(即本觉、净心)的。又关于“看净”之说,在北宗禅家中,要人坐下来看,认为有一种象虚空一样的净心可以看得到,不过不是一下子的事。神会则认为,应该“直了”,单刀直入,不需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850037.html
  • 鸠摩罗什的大乘大义章探究

    世界之佛。   鸠摩罗什于言说佛法身观念时即言:   “真法身者,遍满十方虚空法界,光明悉照无量国土,说法音声常周十方无数之国,具足十住菩萨之众,乃得闻法。从是佛身方便现化,常有无量无边化佛...,正可以厘清中国哲学命题中的各种复杂性及特殊性,并澄清中国哲学由人生实践活动而证立的世界观知识的特性。以此一方法论来面对《大乘大义章》,亦正可以解明文中诸多重要概念的理论实义,诸如涅槃、法身、法界等,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1450181.html
  • 佛教丛林语言规

    无论自我修持或度众弘法,皆似真如自性,能横遍十方,竖穷三际,遍满虚空法界了。 (四)巡寮  在古代丛林,巡寮是指住持巡视山内诸寮,以谘问老病,点检寮房的缺失等。其缘起是:佛陀在世时尝以五事而五日...晏起,一早醒来,心中即念:「睡眠始寤,当愿众生,一切智觉,周顾十方。」  寺院晨昏鸣钟,叩钟者鸣钟前须于钟前至诚合掌,诵道:「愿此钟声超法界,铁围幽暗悉皆闻,闻尘清净证圆通,一切众生成正觉。」听闻钟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4350820.html
  • 把握佛法的基本内涵——佛法六要点

    虚空法界一样,没有边际,虽然关怀、帮助,却清静无染,因为他慈悲关爱是从智慧里生出的。持戒,就是自己得清净,众生得清净。  五戒十善:  人天虽属世法,却为一切出世佛法的基础,譬如今日幼教,即未正式入学,...意识,意识中阿赖耶识功能最强,能缘十法界,但也缘不到真如本性。语言也无法描述,用佛的话说就是: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。意思是即使用尽所有的言语,也无法表达出真如本性,只有我们不用心意识,即没有分别、执著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5251854.html
  • 大相国寺法语(1)

    与无情同一体,还谈什么条件!经过长时间的薰修佛法,不知不觉将之变成自己思想、见解的依据。“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与我是一体”,有这个念头是法缘慈悲;如果自自然然契入,连念头都没有,就是无缘慈悲。   何谓...有烦恼垢染,而本性清净,具足无量微妙功德,无生无灭,湛若虚空,一切众生平等共有,与一切法不一不异,离一切相无有分别,故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。  二者、有余依涅槃:烦恼之障虽灭,尚余欲界五阴之身而为所依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0352109.html
  • 寺庙中佛像的真实含义造像的意义(1)

    中文的意思叫“无能胜”。也就是说,他的慈悲没有人能超过,他的慈悲遍法界虚空界。因此,中国又称他为“慈氏菩萨”。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候补佛,现在兜率内院,要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成佛。...佛法所说,尽虚空、遍法界,唯一孝道而已矣。   我们怎么会懂得孝道呢?怎么知道行孝呢?全是老师教导我们的,所以要奉事师长。老师教导我们的,我们能够完全把它做到,这才是尊师。不只是对老师的恭敬,那没有用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61556114.html
  •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(6)

    是觉?离念就是觉,所以说“觉义心体离念”。按《起信》的说法,离念就恢复到本觉,因此,离念就是主要的一环,离念后,心境广大无限,“等虚空法界一相,即如来法身”。可见所谓彰体,就是恢复到“离念之本觉”。...,是一种行相,即指法界一相。因为他们把法界归之于无差别,所以成为一相。以一相为三昧的境界,即以法界为所缘,“系念法界”成了“一行三昧”。另外,若要入此三昧,还有种种方法。经内谈到这一问题时指出,此与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2156402.html
  • 大乘大义章探究

    虚空法界,光明悉照无量国土,说法音声常周十方无数之国,具足十住菩萨之众,乃得闻法。从是佛身方便现化,常有无量无边化佛遍于十方,随众生类若干差品而为现形,光明色像,精粗不同。”[16]   ...方法论来面对《大乘大义章》,亦正可以解明文中诸多重要概念的理论实义,诸如涅槃、法身、法界等,它们都是既是主体实践的境界,又是客观世界的说明,因此都必须要在“本体论、宇宙论、功夫论、境界论&...

    杜保瑞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2560012.html
  • 佛教丛林语言规范

    的慈悲、忍耐、思想、行为,则无论自我修持或度众弘法,皆似真如自性,能横遍十方,竖穷三际,遍满虚空法界了。   (四)巡寮   在古代丛林,巡寮是指住持巡视山内诸寮,以谘问老病,点检寮房的缺失等。其...   寺院晨昏鸣钟,叩钟者鸣钟前须于钟前至诚合掌,诵道:「愿此钟声超法界,铁围幽暗悉皆闻,闻尘清净证圆通,一切众生成正觉。」听闻钟声者则念:「闻钟声,烦恼轻;智慧长,菩提生;离地狱,出火坑;愿成佛,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4560093.html
  • 论南宗禅的言说方式

    弟子的"若自心是佛,祖师西来如何传授"的问题时就说:"祖师西来,唯传心佛。"他进一步解释:"十方诸佛出世,只共说一心法。所以佛密付与摩诃大迦叶,此一心法体,尽虚空法界,名为诸佛理。论这个法,岂是汝于言...

    张培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4460621.html